1
1
社会、历史、自然、天地之间,处于两极的是音乐与数学。音乐偏于感性,数学侧重理性。
2
诗歌、散文,是音乐与数学的过渡状态,诗歌接近音乐,散文走向理性。散文诗,则处于诗歌散文之间,兼具音乐、数学之美。
3
音乐,是诗歌的本性;抒情,是诗歌的天性。叙事、阐理,是诗歌的非典型特征。
4
诗人的情怀或浪漫或高冷,诗人的视野或迷离或清晰,诗人的心胸或浩阔或偏执,诗人的语言或晦涩或畅达,诗人的情调或感慨悲壮或悲天悯人,都是可以理解的常态。
5
同样一件事情一个细节一个灵感,戏剧描述为一场冲突,小说虚构出一个故事,散文揭示一个哲理,诗歌展示一个世界。
6
诗歌无论新旧,不分骈散,不论形式,只要获得内心愉悦他人认可,娱己娱人,自成情调,就是佳作。
7
有的人最充实、最快乐的一种表现方式:就是写诗。凝眸既久,欣然会心,带有甜美的兴奋和敏锐的灵感。
8
诗是人类的精神家园,只要人类不灭,诗歌就不亡。
9
有专家说诗有三性:灵性、智性、神性。我常常感到灵性不足,更无从奢谈智性、神性。
10
诗人天生就是特殊材料铸就的:具有持久的诗意酿就的激情,具有不妥协地追求美和生命力的韧劲。
11
旧体诗词,有一整套严格的规范,要求苛酷,法度森严,虽望而生畏,然熟能生巧,形式永远小于诗情。
12
格律诗(或承旧体诗、近体诗)、古风、乐府,以及自由诗、回文诗,都是诗歌言志缘情的不同形式,没有优劣之别。只要构思精工意境天成朗朗上口抑扬顿挫,就是精品。
13
没有自我要求自我提升,没有使命担当神圣坦荡,没有自作多情小资情调,没有细腻入微的感觉,就不会有诗人,更不会有真正的诗作出现。
14
应该潜心修习,反复切磋,懂得法度,掌握技巧,而不是一哄而上、藐视规范,附庸风雅、自说自话。
15
诗人都是寂寞孤独的,带有淡淡的忧伤,没有悲天悯人自寻烦恼,就没有创作灵感。
16
一百个诗人有一百种创作理论,但没有一种是可以复制的。写作,就是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范式。
17
写诗需要丰厚学养、睿智判断、高峻立意、丰赡词釆,但很多人有了这些,照样成不了诗人,诗人需要写作的灵感与激情。
18
一个人的疼痛、曲折、忧愁、悲伤,可以加速一个人的成长,如果呈现在文字里,就是一种厚重。
19
写作是一种释放,但为君故沉吟至今,不管是有的放矢,还是无病呻吟,感觉到位,自我陶醉,就是成功。
20
充分享受写作的过程,用文字澄净自己的内心,抚慰孤独的灵魂,则是非常高远难以企及的境界。
21
写作完全是天赋,不是修炼而成。但有天赋的人,往往成不了大气候,相反是老老实实厚积薄发的,莫名其妙地成了诗人。
22
诗人必然是孤独的,孤独成就他的思维方式,成就他的心智。他最寂寥的时候,一定是最成熟的时候。
23
诗歌,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,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,职业诗人的生活不必向往。
24
始终保持童心,处于乐观主动的状态,就能发现一些有趣、喜悦的东西,自然就会觉得生活很美。
25
诗人不分年龄、不分背景,真正的不拘一格。一些应该成为诗人的成不了诗人,一些不可思议的人成了诗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