构建吟诵、赏鉴、研究、创作一体化的诗词传承模式

发布时间: 2018-03-18 阅读人数: 1275


周建忠

     潜修六出梨花雨,待到春风拂面时。中华传统诗词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,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,中华儿女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,中国文学艺术领域的精神高地,体现国家文化实力的重要窗口。她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法,体现了代代相承的审美方式,承载了中国文人的情感方式,契合了当代国人的精神需求。

   2014年9月10日,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就曾明确提出,“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,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,我觉得‘去中国化'是很悲哀的。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,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。”随后他又强调,“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,成了我们的基因。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,都是小时候记下的。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,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。”

   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则提出,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诗词,具有固本、筑魂、打底三大功能。第一,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,从小学到大学,各个学段都覆盖,因为这项工作看作固本的工程。第二,融汇到我们的教材体系中去。因为我们把这件事看成是一个“筑魂”的工程。第三,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,因为我们把这件事看作中国人打底色的过程。

   复旦大学陈思和先生认为,一个国家的文化发达,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;而文学艺术是否发达,关键在于诗歌;诗歌是整个文学中最为精致的部分;考察文化水平的标志要看最精致的部分。

 “学诗可以情飞扬、志高昂、人灵秀”(习近平)。如今,学诗,已经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,各级诗词大会的竞技、经典诗词的新编与歌坛的流行,各类诗词组织、刊物遍布网络,在古代诗词的学习、吟诵中,陶冶情操、修身养性,不断增强解读鉴赏能力,逐步尝试传承、写作的范式与路径,进入到百花齐放、分路并进的状态。

   琴弦拨弄有烟霞,仿佛泉过酒旗家。修到诗情随日月,雪飘梦远笔生花。作为一个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教师,作为一个传统诗词的爱好者、引导者、研究者、传播者、写作者,我试图将教师、学者、诗人、导师几个角色统一融合起来,在文化传承文化担当文化自觉的过程中,构建吟诵、赏鉴、研究、创作一体化的诗词传承模式。

   在具体路径上,诗词大会诗词竞赛可以起到动员、引导作用,歌坛新唱可以借助流行媒体而推广,这些当然值得充分肯定。我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,则仍然坚持传统诗词传承四部曲:

   第一,是诵读。不是吟唱,不是新唱,而是朗读、诵读,从音步的把握到平仄的规则,比较吟诵与朗读、吟诵与朗诵、吟诵与歌唱的区别,在高低、强弱、快慢、长短节奏变化的旋律中体会诗词的情调,感受到抒情是诗的生命,音乐是诗的灵魂。

   第二,是赏鉴。通过反复诵读,认同文以载道忧国忧民的历史担当,领略源远流长的思维与审美的传统,体会沉郁顿挫一唱三叹的抒情风格,增强厚积薄发闳中肆外的文化素养,充分感受古典诗词所蕴含的韵律美和意境美,提高诗词作品的解读能力、判断能力、鉴赏能力。

   第三,是研究。包括诗人、作品、流派、风格、传承与创新等,克服脱离音乐特征、脱离创作主体、寻找主题、努力分段的解读弊端。

   第四,是写作。不能只说不练,一个长期从事文学鉴赏、教学、研究的人,如果对文学创作只是描述而不知甘苦,对文学创作只是评判而无实践,只能是隔鞋抓痒不知就里浮光掠影雾里看花。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,诗歌写作,离科学还很遥远。构思、设计、描图、施工、验收等工科程序,不适用于诗歌。诗歌的诞生,有时是说不清道不明的,诗歌的确有点神秘色彩。我的意见是回到本我不忘初心,精神追求保持灵动,真挚诚实领悟人生,不懈探索不断修为,抓住读(朗读、诵读、吟诵)、悟(体会、比较、感悟)、练(由浅入深渐入佳境)三个关键,在诵读中体会写作,在写作中感悟诵读。正可谓拂水藏村万壑松,澹烟衰草拨弦中。风霜聚落摧翰墨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

   记得在接受《新华日报》记者采访时,我再次强调过,大学的四大功能: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与创新,不仅仅是在一所大学设立四个行政职能部门,各司其职,而是每个部门、每个人、每件事,都必须向这个方向这个目标努力。基此,我对中华诗词的传承、传播、研究、创作,不仅坚持四位一体系统推进,而且努力在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与创新四个方面同时得到体现,亦如荷花:绿叶田田接太穹,清池菡萏对双瞳。千姿百态分明见,短笛长箫十里风。

   主持开设了“古典诗词创作讲堂”,组建了“曙汛诗社”以及部分分社,创建了《曙汛》诗刊与公众号,建立了曙汛诗社微信群,指导各级各类学习诗词的学员。

   编撰《小学诗词格律读本》、《初中诗词格律读本》,由中华书局公开出版发行。

   积极参与社会诗词普及活动,比如担任电视台诗词群英会大赛评委嘉宾,担任“今日头条”诗词栏目版主,在今日头条、新浪微博开设个人诗词专栏。

   为中小学国培、省培计划教师培训班授课(例如江苏、山西、四川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、江苏省特级教师培训班、南通市4个省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训班、一些省级市级名师工作室),也先后到一些大学(如复旦大学、同济大学、江苏师范大学、台北市立大学、韩国高丽大学、延世大学)、中学(如江苏省锡山高中、江苏省新海高中、苏州市南环实验中学、苏州市草桥中学、海安曲塘中学)、小学(吴江市盛泽镇教师培训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)讲学与指导诗词写作。

   积极参与社会各种诗词创作吟诵竞赛,我创作的作品,先后获得苏州市高等学校(26所)特等奖,中小学组特等奖、一等奖。

   为南通大学百年校庆撰写“校史展览序”、为南通大学微信平台撰写“人物志”序、为南通大学官微不定期推出诗词专辑、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撰写“院赋”。

   为南京大学附属中学120年校庆撰写《南大附中赋》,刻石展示,成为学校一道风景线。吟诵此赋,也是该校新年晚会的固定节目。

   第八届苏州台北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会,在苏州举行。我编撰的《小学诗词格律读本》、《初中诗词格律读本》,成为赠送台北师生的珍贵礼品,我应邀赋诗助兴,亦获得好评:


 六月芙蕖绝艳迟,姑苏碧瓦水中移。

 轻吟默诵消庭暑,记取频年共享时。


 六月炎风急雨天,姑苏台北翠微连。

 同源共祖争弦诵,顿觉遥峰霭暮烟。

   值得欣慰的是,这两首小诗,得到两岸师生好评。也得到了原教育部副部长、江苏省副省长王湛同志的好评,他说:

   绿荫珠帘,芙蕖绝艳,鸣蝉不噪,家酿飘香。佳句足以消夏。

   说到王部长的关心、支持,还真的令人感动。我们原来是南通大学的同事,他担任校长时对我奖掖提携,有知遇之恩。后来他虽然身居高位,但一直保持比较密切的来往,他希望我在保持楚辞研究前沿地位的同时,将更多的精力转到基础教育上,面向广大的中小学教育。2013至2014年之间,我在北京参加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、初中语文新版教材的审定工作,同时向王部长汇报了编撰小学、初中诗词格律读本的设想,得到他的高度肯定与积极支持。他对我坚持的诵读、赏鉴、研究、创作四位一体的追求,也是充分肯定,赞誉有加。

   自2013年,我再次回到乡间居住,同时也写作了大量的田园诗,得到他的欣赏,他说,“乡居桃园,既乐且寂。清新是乐,幽静也是乐。谢谢您让我分享了芋艿丝瓜辣椒的清香。”他还告诫我,“您能城乡二元生活,时下应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品味的有效之举,应予珍惜。田园生活是诗歌佳作的沃土,有新作佳作我愿先睹为快。”

   自此陆陆续续有一些诗作发给他品鉴,每得鼓励,比如对我的端午节系列,“端午九咏,菖蒲,艾条,雄黄,粽叶,香气沁人心脾,屈原之忧令人沉思。”对荷花系列评云,“吟咏荷花的诗写得很美,在酷暑退阵,秋天即将来临之季读来,很享受。”去年国庆中秋遇到台风莫兰蒂,我写一组诗,部长评云,“台风阴雨,不改国人心中万里共婵娟之情怀。”我到一些中小学讲学、考察,写了一组诗,得到部长激赏,“发来的新诗数首,抒写您对教育事业的深情,读来特别令人共鸣。”至于旧地重游、诗友相聚、人生感喟、不懈追求,更是得到部长的高度赞扬,“收读新作律诗四首,园东墩北、岁月蹉跎、冬来秋去、白露霜风令人感慨;为传薪火、一路沉吟,青春作伴、白日放歌令人钦佩;而今养心悟性、弦歌不绝,人生新境界也。谢谢大作与我分享。”

   我对这种生活状态也有陶醉感:江左风云入我家,诗书砥砺总无涯。常随皓月星辰暗,笔底闲情伴落花。

 总之,我愿意,在这些方面继续努力。丁酉岁末

(周建忠,南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、南通大学曙汛诗社社长。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、国家教材委员会语文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、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)